ENGLISH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中心 > 正文

王生、何丽华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发布日期: 2014-01-06

      99905银河官方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王生、何丽华课题组多年的科研成果“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流行病学、发生机理及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获2013年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 (WMSDs)是一类与工作有关的疾患,包括肌肉骨骼系统各个部位的损伤与症状,属于慢性累积性职业伤害,常见的鼠标手、网球肘、腕管综合征、冰冻肩等都属于这类损伤范畴。由于WMSDs的危害广泛及其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将WMSDs列为可赔偿疾病范围,国际职业病名单中确定的八种该类损伤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手腕部慢性腱鞘炎、肘部鹰嘴滑囊炎、髌前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半月板损伤及腕管综合征WHO已经公布了第2个“骨与关节”十年计划(2010-2020)目的是促进全人类的肌骨关节健康,让人们可以恒动而不衰。与其他国家的研究及重视程度相比较,我国在这类研究方面尤其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职业人群相关的肌肉骨骼损伤。

近十几年来我国与职业有关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问题日趋突出,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表明其患病率高、涉及行业广泛、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课题负责人王生教授早在80年代中期在美国进行工效学研究,回国后率先在国内开展职业工效学及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方面的研究。课题组从1990年开始进行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研究,先后主持负责了三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一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在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流行病学、发生机理及预防控制技术方面进行多中心、大样本、连续性系列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经过十几年努力,王生教授、何丽华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结合国际经典肌肉骨骼损伤问卷及我国职业人群的情况,研制了适合我国职业人群应用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调查问卷和坐姿作业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和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提供统一、标准工具。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行业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进行大样本、多行业、多地区调查,提出我国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行业分布规律及主要危险因素,反映了我国该类疾患的实际情况。该研究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实际的、充分运用多学科理论及技术进行的多中心(北京、湖南、湖北、河南、广东等)、大样本(共计32079人次)、连续性(1990年~2012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找出重点防护行业、人群、工种,为今后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提供了基线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参考中国人体测量标准及中心位置,利用力学及生物力学原理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坐位作业工人颈、肩及腰部的生物力学分析,提出了坐位作业人员的颈部及腰部受力的生物力学模型,结合实验室颈、肩、腰部负荷实验,提出了坐姿时颈部、肩部及腰部最小受力姿势并以此为依据对作业工人进行工效学干预,并制订了工效学标准《工作座椅的一般工效学要求》充分运用工效学、生物力学以、电生理及多因素分析多学科理论及技术及研究方法,从人-机界面、人-环境界面分析职业肌肉骨骼损伤的主要原因。开展了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控制技术研究,提出符合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有效工效学控制技术措施。结合实际研制的驾驶员腰椎保护带并结合其他干预措施在部队驾驶员中开展腰背痛的防治已经取得满意的效果,使驾驶员腰痛患病率大幅度下降,具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该研究还从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对WMSDs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建立动物强迫体位模型,观察强迫体位下外周血中一些生化指标的变化,寻找能反应强迫体位时肌肉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并对损伤的机理做初步探讨。结果提示强迫体位可对肌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血清CPK有可能作为强迫体位所致肌肉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为肌肉骨骼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技术可能。研究结果对于识别、评价和控制WMSDs的发生发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填补我国此领域空白。对于国际间相关研究工作的交流、比较和促进都有着重大意义。
 
课题组发表相关论文109篇,其中SCI收录英文论著10篇。培养博士生研究生13名,硕士生研究生10名。举办5期培训班及讲习班,培养约200名相关研究人员,建立研究、推广和示范基地3个。提出的多项针对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工效学预防控制措施已得到应用,效果明显,从根本上减少了职业性肌肉损伤的发生。以项目带动学科发展,建立产学研基地,提高了我国职业工效学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20141